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改变和相关知识的普及,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尤其是产后妈妈,越来越重视盆底肌修复。

 

但是盆底肌修复可不是万金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哪些人群不适合做盆底肌修复。

 

盆底肌修复的禁忌人群

 

1.阴道出血

有的妈妈产后恶露未排干净,或者处于月经期,就迫不及待进行盆底肌修复,这不仅起不到修复效果,还可能导致妈妈出血量增加,增加产褥期感染的概率。

 

2. 炎症与伤口

如果处于泌尿生殖系统的急性炎症期、肛肠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体内有伤口感染或手术疤痕裂开风险,都不建议进行盆底康复,不易于炎症消退及伤口愈合,最好等症状缓解后再做。

 

3.盆底肌肉完全去神经化

盆底肌肉完全去神经化指的是盆底肌肉神经供应的丧失。当患者丧失盆底肌肉的神经时,也就没办法感知盆底肌,控制盆底肌的活动。

 

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受损导致的,一般的盆底肌修复方式,例如凯格尔运动,阴道哑铃和电刺激是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4.恶性肿瘤患者

由于肿瘤的作用,患者很可能会出现盆腔痛、腰背痛、肿块、出血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治疗的效果,所以这种情况下不建议患者进行盆底修复。

 

5.心脏安有起搏器

如果心脏有植入起搏器,则禁止使用电刺激的方式治疗,但可以选择凯格尔运动等方式。

 

这是因为电刺激过程中会产生电磁场,会在体内金属物体上产生感应电流。

 

这种产生的感应电流轻则会损坏体内金属物体的性能,比如导致心脏起搏器失效,重则会因为产生的电流较大,烧伤与金属物接触的人体器官,危害人体健康。

 

6.缺乏自理能力者

盆底康复治疗需要患者全力配合,如果治疗者存在认知障碍,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痴呆、癫痫患者,患有精神与心理障碍疾病,如精神分裂症、严重抑郁症患者,不能在指导下主动配合治疗,也是不建议进行盆底康复的。

 

7. 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

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即盆腔脏器脱垂到体外的患者,进行侵入式的盆底肌修复无实际效果并且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

 

此类用户需要先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再做术后盆底康复巩固提升盆底肌肌力。 

 

温馨提示:孕期的准妈妈在没有专人指导的情况下不建议进行盆底肌康复,会有诱发子宫收缩增加出血或早产、小产的风险。 

 

盆底肌修复的适应症

 

1.阴道松弛、阴道痉挛、性生活不满意、性功能障碍。

 

2.轻、中度子宫脱垂,阴道膨出。

 

3.漏尿、尿频尿急,肛门直肠功能紊乱如粪失禁、便秘。

 

4.慢性盆腔痛。

 

5.无明显症状与不适者,可适当做盆底肌锻炼以增强盆底肌肌力。

 

盆底肌作为我们身体的核心肌群的一部分,在维持正常生活的运作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所有女性一定要重视并做好盆底康复,好好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