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就像一张吊床,支持着膀胱、子宫、阴道等脏器,并控制着它们发挥本来的作用。如果盆底肌不给力,疾病自然找上你。
这种病叫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主要症状是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阴道松弛、性功能障碍以及慢性盆腔疼痛等。
如果有症状自然需要做盆底康复,可如果暂时没发现症状呢?很多盆友认为这就说明与盆底疾病无关了,殊不知自己的盆底肌正在内部慢慢失去弹性,损伤累加。
有一些重点人群备受“青睐”,容易出现盆底问题,你是其中一员吗?
01怀孕女性
妊娠时,随着孕周增加,腹腔压力增加,腰部向前突出,腹部向前鼓起,使身体重力轴线向前移,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渐渐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宫重量日益增加,这些力直接压向盆底肌,使盆底肌肉处在持续重压中,而逐渐松弛。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于迎春等研究了406位孕妇,发现孕中有115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发病率竟然有28.33%,其中有58位在产后仍然持续发生尿失禁。
02产后妈妈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艳等研究发现阴道分娩产妇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为64.95%、60.28%,剖宫产分别为16.95%、24.25%,类似的报道还很多。
为什么阴道分娩较剖宫产更易损伤盆底组织?因为阴道分娩过程中,会经历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由于规律宫缩、胎头压迫阴道、产妇用力不当或产钳助产等可导致盆底缺血、肌肉筋膜牵拉断裂和神经损伤等。
然而,随着妊娠及剖宫产次数的增多以及盆底肌的自然修复,剖宫产对盆底肌肉的保护作用会减弱。因此,我们不能用剖宫产来预防PFD。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你的宝宝头围和出生时体重过大(超过8斤),发生盆底问题的可能性也会升高。
03二胎妈妈
妊娠和分娩,以上过程乘以2,盆底肌的损伤自然也会随着怀孕生子叠加。如果还想生三胎,先掂量自己的盆底肌是否受得住吧!
04肥胖女性
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王莲萍等研究了1270位产妇,发现体重指数(BMI)与盆底功能密切相关。因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会造成长期而持续的高腹压状态,另外肥胖患者多合并血脂和( 或) 血糖异常,导致微血管病变和盆底以及膀胱神经的损伤。
04围绝经期女性
在盆底表面肌电研究中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反应时间延长,持续收缩时收缩波幅下降,持续收缩和耐久收缩时变异性升高。这就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盆底快肌、慢肌的功能均有所下降。不信?你可以每两年去做一下盆底评估。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成纤维细胞凋亡致细胞数量减少,使细胞外基质的成分和含量发生明显改变。绝经后,雌激素的改变又带来一拳重击。
雌激素是维持盆底的组织结构张力、胶原含量、血供以及神经再生所必需的重要物质之一。随着雌激素水平降低,盆底肌肉和筋膜等支持组织变得薄弱,盆腔肌肉及结缔组织的支持力量下降,这可能也与绝经后结缔组织内的I,III型胶原的代谢增加有关。
05妇科手术术后女性
比如说子宫切除的女性除了将子宫和宫颈切除之外,还将子宫韧带切除,对筋膜和神经造成损伤,腹腔压力施加于薄弱的阴道,盆底血流灌注不足,导致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对盆底的正常生理结构与神经支配造成了较大的破坏,最终出现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研究发现180位术后复查患者,有156位出现重度肌力下降,发病率高达86.7%。
此外,便秘、长期咳嗽导致腹压增加,多次流产或进行过其他妇科手术也都可能造成盆底损伤。
对于以上高危人群,最佳的防治方法就是进行盆底肌锻炼,主要方法有凯格尔训练,阴道哑铃训练,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训练。知道防治方法还不够,坚持做才是重点。如果你是高危人群,从现在开始坚持家庭训练吧,肌力不高,锻炼来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