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一则尿失禁案例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案例中的患者52岁,自然生产,尿失禁症状严重,不仅咳嗽、跳时漏尿,甚至连走路也会漏尿。第一个疗程按照急迫性尿失禁方案治疗,效果不佳。第二疗程按照压力性尿失禁方案治疗,结束后尿失禁的症状反而加重,普通走路都会严重漏尿。

 

在两个疗程后,该患者的肌力几乎没有提升。从尿失禁症状加重这点来看,小编怀疑该患者伴有膀胱脱垂,建议进行超声检查。随后医生的回答验证了小编的猜想,建议全面检查,进行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并配合阴道哑铃训练。

 

此类情况您在盆底中心运营时也可能碰到,患者原来不漏尿,做完几次或一个疗程后漏尿了,不仅患者愤怒不平,质疑临床疗效,临床治疗师也一头雾水。出现这情况究竟因为什么?

 

此类现象不仅仅和盆底肌力的下降有关,还牵涉到背后尿道、膀胱解剖结构的变化,如果没有耐心看,不妨记住以下结论。

 

“临床上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盆腔器官脱垂(POP)。随着病程迁延盆底松弛导致的膀胱颈角度的下降以及尿道的折叠,尿失禁的症状消失。但在治疗过程中,盆底肌力提升后,膀胱解剖位置也有恢复,膀胱后角位置抬高,会再次出现尿失禁的症状,又叫“倾倒”现象。

 

这种平时没有压力性尿失禁(SUI)症状的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在脱垂复位后增加腹压时有漏尿的现象,临床上把这种现象叫做“隐匿性尿失禁”(OSUI)”

 

好了,下面我们详细展开这背后的机制。首先,我们要明确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机制不仅仅是因为盆底肌力下降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异常,还与膀胱颈、尿道及其周围支持结构的控尿机制异常有关。其实早在1994年DeLancey提出的“吊床假说”(The Hammock Theory )的时候,他就已经在论文里对这种现象的原因做出了阐述。

 

“吊床假说”将近端尿道和膀胱颈的周围结构,耻骨尿道韧带、耻尾肌、阴道前壁及连接各个部分的结缔组织,称为支持尿道的“吊床”,这些结构作为提举支托媒介负责在静息和应力状态下尿道的闭合。

 

正常情况下尿道位于耻骨联合下方向前下方向走行,几乎呈水平方向,使尿道前后壁紧贴,官腔闭合,控尿功能得以实现。腹压增加时,耻尾肌收缩向前牵拉阴道,拉紧“吊床结构”,位于阴道和耻骨联合之间的尿道受压于稳定的支持结构上,尿道内压能有效抵抗升高的腹内压,保持关闭状态,防止尿液流出。如果起支持作用的“吊床结构”结构松弛,不足以提供有效的支持平面,膀胱尿道产生过度活动,腹压增加时尿道不能正常闭合增加抵抗力,就会发生尿失禁。如果这个“吊床结构”进一步松弛,膀胱及阴道前壁脱垂,导致尿道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部分发生尿道折角,尿道受压,反而不表现出漏尿的情况。

 

这些SUI合并POP的患者来说,如果不进行康复治疗,随着脱垂程度加重,尿道角渐减小,直至呈锐角改变而导致下尿路梗阻,尿失禁症状反而会转变为排尿困难。

 

所以出现这种患者原来不漏尿,做完几次或一个疗程后漏尿了的情况,不是因为患者的盆底支持结构再次受损,反而是盆底支持结构好转的表现。患者在治疗前,盆底支持过于薄弱,导致其背后的膀胱尿道结构发生改变。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盆底肌力提升后,膀胱解剖位置也有恢复,膀胱后角位置抬高,尿失禁的症状再现。

 

如何治疗

 

出现这种情况之后,首先我们不要感到受挫、也不用紧张。组织语言,用平和的心情与耐心的态度向患者解释,这是病症缓解的正常表现,是康复的⼀个进程、⼀个阶段。

 

治疗方面应采用1:1的电刺激,尽量增加脉宽,电流控制在50-60mA左右,经治疗后,肌力增加,肛提肌平面上升,膀胱后⻆变大,尿道倾斜⻆由⼤变⼩,脏器脱垂变为中度或轻度,会再次出现漏尿的症状,这时需要增加生物反馈联合家庭训练,坚持继续治疗,症状就会缓解,或者完全康复。 

 

家庭训练方面可以建议患者配合阴道哑铃进行训练,患者在回家自行训练之前,我们应先在院内对训练做专业的指导。从躺姿开始训练,阴道哑铃放置入阴道后,收缩盆底肌,盆底肌肉康复器会上升。躺着训练一周时间,患者感受能很好控制球体上升再过度到下一动作,如果还不能,正确引导后继续这个体位锻炼一周,再评估决定。